带病者也可参保 国内首个医疗器械“专病专保”项目落地海南
炒股就看,专病专保权威,病地海专业,可参及时,保国全面,内首南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个医
通过推出专病专保服务,疗器管理患者的械项全病程。
11月27日,目落国内首个医疗器械“专病专保”项目在海南落地。专病专保和以往医疗保障模式不同的病地海是,该项目的可参投保人是已经患病者,并且没有等待期,保国投保后患者立即施行手术。内首南
“专病专保”是个医博鳌乐城推出全球特药险之后的又一项医疗保障的模式创新。通过医疗机构、保险机构以及三方服务机构合作,能为患者提供包含先进材料、专家医疗服务、康复管理、疗效保障服务等。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首个“专病专保”手术项目是针对运动损伤康复的,为运动损伤后的软骨再生修复手术。该手术使用一种德国进口的生物填充材料康德菲勒(ChondroFiller liquid),该项目由上海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世益教授负责。
陈世益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使用这种创新生物材料,可一次完成软骨修复,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无需移植、切开和二次手术,患者恢复快,术后第三天就可以下地部分负重行走。
去年康德菲勒生物材料作为中国的“先行先试”产品被引入博鳌乐城,至今已经完成数十例手术,真实世界患者数据正在不断积累和评估,未来有望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为了消除患者在使用器械产品时的顾虑,相关的保险产品也应运而生。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此次“专病专保”项目由泰康保险与度生科技合作推出。
度生科技副总经理郭慧甜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推出专病专保服务,管理患者的全病程,在此过程中,为保险公司提供最优临床路径以按效果付费来解决控费的问题,同时为公立医院提供医保外的第二支付通道。”
此次推出的“专病专保”项目为医疗服务+保险保障,用户通过支付6万元,可覆盖手术使用的软骨再生胶原蛋白材料,并可获得手术当中除医保报销外自费部分的最高6000元的补贴,以及若疗效未达预期的二次治疗所产生的合理且必需的一般医疗费用,最高赔付12万元。
陈世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通过这种创新的商业保险的模式,未来可以让更多患者放心地去使用新的医疗产品,这对于加速创新医疗器械在中国的落地也十分有益。”
一位未参与该项目的外资保险公司方面人士也对这种带病保险的模式表达兴趣。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种模式在国外非常流行,之前通过商业集团的朋友了解到,一些医疗器械厂商会推出相应的措施,但可能仅针对特定的器械产品所能够治疗的疾病。现在这种模式我认为是对企业、对社会都有利的想法和创新举措,由医疗器械公司、保险公司和患者共摊风险,设计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产品,这对于鼓励医生和病人尝试新技术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但他同时提醒称,患者在投保时,仍应该研究具体的保额、保费以及保障的理赔条件等,并咨询相关业内人士,以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权益。
- ·男子举报诈骗网站遇“假警察”,被骗5万余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0月21日回购约740万股A股
- ·大和:维持福耀玻璃买入评级 目标价52港元
- ·十年IPO“取经”路漫漫 是什么让“天蓬元帅”沦为猪八戒?
- ·马斯克:SBF持有1亿美元推特股份为不实消息
- ·消息称摩托罗拉明年将推出两款Razr可折叠手机
- ·大连、昆明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14城均已下调
- ·印度反垄断机构对谷歌罚款逾1.6亿美元
- ·小摩:首予波司登增持评级 目标价4.9港元
- ·亏损加剧伴随股价跌近七成 蓝月亮诸多棘手难题何解?中长期应收款飙涨,销售费用率达39%,线上渠道问题频发
- ·锂电池平替要来了?明年钠离子电池量产在望 成本是优势还是劣势
- ·连续3天发文!国家发改委:加大力度,稳定猪价
- ·联防联控机制: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
- ·大手笔频现 沪市公司本周增持回购火热“接力”
- ·中信建投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常青: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展现证券公司的时代担当
- ·和谐汽车10月21日斥资39.4万港元回购34.35万股
- ·金融街论坛年会观察: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
- ·DigiTimes:今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出货预计衰退逾两成,2024年有望复苏
- ·“木头姐”再次逢低买入特斯拉股票 此次加仓超6万股
- ·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平均6.6%的经济增长
- ·全国超300地调整楼市政策超900次,市场仍有待激活
- ·路特斯明年完成年度交付后或启动IPO,原林肯中国总裁被曝将出任该公司总裁
- ·涛涛不绝:传统新能源月销再攀升 “三强”格局愈发稳固
- ·巴克莱:美联储将提早停止收缩 银行准备金明年底承压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 ·Twitter回应马斯克“暴力裁员”计划:没有全公司范围内的裁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