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龙地产:毛利率维持业内平均水平,商业现金奶牛效应凸显
提要:仍然维持商业综合体拿地模式。宝龙
4月29日,地产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01238.HK,毛利简称“宝龙地产”)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进一步公告。持业公告显示,内平牛效该公司审核委员会已联同该公司管理层审阅经审核2021年年度业绩,均水金奶并认为该等业绩已遵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编制及作出充足披露。平商
2021年,业现应凸宝龙地产实现总收入约399.02亿元人民币(下同),宝龙同比上升约12.4%;累计合约销售额1012.27亿元,地产同比增长24.1%,毛利其中长三角地区销售金额占比78.6%;合约销售面积约为641万平方米,持业同比增加约20.3%。内平牛效
收入实现增长,均水金奶利润却有所下滑。平商报告期内,宝龙地产毛利润125.19亿元,同比减少2.3%;毛利率为31.4%,同比减少4.7个百分点,轻微下滑,但维持业内平均水平之上;净利润为73.36亿元,同比减少16.8%;归母核心净利润为37.66亿元,同比增加4.7%。
虽然伴随着行业调控,企业在出清风险的过程中,面临利润增速放缓甚至下跌的现状,但在后续发展中,宝龙商业现金奶牛的效应或将逐步凸显。
商业运营提质增效
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逐渐进入常态化,商业地产整体呈现向上回升趋势,整体规模持续增长。商业版块在品牌焕新、项目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经营业绩再创新高,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2021年,宝龙商业全年新开业购物中心545个,包含原计划在2020年开业的部分项目,存量面积达4.75亿平方米。2021年新开业商业项目22个,面积151万平方米;新交付住宅面积333万平方米。新开购物中心整体出租率96%。
全年新签约商业面积276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新签约项目面积占比超七成,典型城市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的项目数分别达到7个、12个、12个及14个。宝龙的商业综合体布局长期坚持聚焦长三角策略,在该区域内形成了规模优势和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凭借对深耕区域市场的深度了解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因地制宜打造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将进一步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对于2022年的发展计划,宝龙地产表示,集团将进一步提升整体出租率至95%以上;确保13个项目高品质开业,重点打造椒江、同安两个行业标杆。此外,2022年计划开业项目总数不少于11个,其中购物中心不少于8个。
深耕长三角
但在债务结构上,2021年度,宝龙地产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0.68亿元,同比减少约11.3%。而长期借款为509.35亿元,短期借款高达220.23亿元。
据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宝龙地产的业绩情况并不理想,合约销售额121.15亿元,同比减少50.8%;销售面积76.8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1.5%。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宝龙商业的现金奶牛作用就体现出来了。2021年,宝龙地产的收入来自三方面。其中,物业销售收入为350.35亿元,同比增加11.3%;租费收入37.08亿元,同比增加14.6%;酒店及其他收入为11.60亿元,同比增加50.0%。
租金收入与酒店收入的增长可见,宝龙地产持有和经营的这些商业综合体,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有效平滑风险。
商业综合体对于实现自身资产增值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其构建一套复合型商业生态,可以带动区域经济提升。这样的作用又会反哺宝龙地产的项目储备。
一直以来,宝龙地产通过综合体的模式获取土地,一方面能助力公司发挥商业布局、模式和业态优势,另一方面商住联动带来的便利交通、商业利好能更好提高住宅产品的畅销溢价。
为了谋求未来的发展,宝龙在2022年将继续深耕长三角区域,并且具备丰富的可售资源。可售货值总计1477亿,其中,住宅占比为70.8%,商业占比为29.2%。全年共有116个可售项目,其中长三角区域占比达67.5%,大湾区占比达12.7%。
宝龙深耕长三角的策略并非第一次提出,而是多年的战略路径。这反映到土地投资上,2021年,宝龙地产新增项目29个,新增货值713亿;其中87%投资金额聚焦长三角及大湾区。这些新增土储总溢价率7.9%,平均成本5132元每平方米。
目前宝龙地产总土储达3652万平方米,可售货值4067亿。除深耕优势区域外,宝龙地产还积极扩展发展区域,于大湾区挺进中山、佛山,长三角战略扩张至安徽。
展望2022年,宝龙地产总裁许华芳表示,公司仍将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保持稳健经营策略,坚持品质为先、责任为先的原则,贯彻价值内生、一好到底的策略,以产品力与服务的优化升级,助力行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 ·快手第三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16亿元 同比增长6.2%
- ·午盘:拜登提出削减赤字预算案 美股小幅下滑
- ·非石油活动推动经济增长 沙特第四季度GDP同比增5.5%
- ·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因投资失利出现纪录跌幅 引发银行业股、债重挫风暴
- ·商务部张威:中国外贸迎数字化转型窗口期
- ·富国银行:联合原生态食品业务收益艰难 砍目标价至28美元
- ·美国运通涨3% 回购1.2亿股股票 股息提高15%
- ·京东物流: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430.08亿元 经调整净利10.04亿
- ·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原油、燃料油、低硫燃料油、菜籽油跌超3%
- ·人民币中间价报6.9655,上调11点
- ·光大期货:3月10日能源化工日报
- ·美国总统拜登公布2024财年预算 总规模近6.9万亿美元
- ·年内9家银行放弃赎回二级资本债 或与债券市场环境有关
- ·ASML回应荷兰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并不适用于所有浸入式光刻设备
- ·华尔街仍相信2023年是“债券年” 只是不要期待每天都有好表现
- ·京东物流:德邦股份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6.5亿元 同比增长339.89%
- ·深圳发布首贷户贴息实施细则,单户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元
- ·再回“1时代”!2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明显
- ·十四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正组建,为何这2个委员会提前成立?
- ·平安银行净利润大增25% 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暴增5.5倍
- ·工信部:推进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发展
- ·燕京新推玻尿酸啤酒或含三种口味,相关专利来自焦点福瑞达
- ·今世缘高端化投入影响研发,广告费用为研发费用18.69倍
- ·大意了!联储不按套路搞偷袭,能化开盘一片“绿油油” ,PVC加速下跌2.07%
- ·欧洲央行管委Simkus:12月会议上50个和75个基点的加息都是可能的
- ·贾跃亭旗下FF尚未取得美国和中国市场销售资质,计划下月交付车辆
- ·新西兰酝酿把投票年龄降至16岁,获最高法院支持
- ·度小满回应上市传闻:目前公司没有明确的上市计划
- ·张兴海等工商联界别委员:竞争加剧 中国自主品牌不能消极应战
- ·宁德时代回应“锂矿返利初衷”:不想获取暴利 希望与长期战略客户分享
- ·高价收购业绩下滑企业,关联交易遭多次问询,商誉“埋雷”西高院能否叩开A股大门?
- ·京东物流大跌逾7%,大和将京东物流砍价10%至18港元
-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3%,京东集团大跌11%
- ·友邦保险将于6月9日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134港元
- ·津药药业子公司涉嫌垄断拟被罚2772万,去年刚因垄断被罚4402万
- ·阿莎娜盘前涨近24% Q4业绩、Q1指引均超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