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保险一季度成绩单:负债端企稳好于预期 平安居家养老为寿险改革添新亮点
2022年不确定性因素叠加,扫描各行业发展压力也逐步显现。保险近日,季度居上市保险公司相继披露一季度成绩单。成绩受投资端拖累,单负点净利润均不同程度同比下滑。债端但值得关注的企稳是,改革中的好于保险业,负债端亦呈现积极信号。预期养老
人力企稳、平安新单保费降幅收窄等信号出现的为寿同时,上市保险公司新增长抓手也逐渐明晰。险改新亮2022年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革添保险被寄予厚望,扫描也正式开启多维深化探索。保险今年一季度,瞄准服务大多数群体养老的平安人寿,居家养老服务稳中有进,为保险业居家养老打造着样本,更成为寿险改革新增长的有利抓手。
投资端承压“不应过分解读”,负债端企稳“好于预期”
“2022年一季度资本市场波动幅度较大,保险行业内多数上市公司受投资端拖累,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一定幅度下降,是意料之中的。”多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78亿元,同比下降4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58亿元,同比下降24.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54.37亿元,同比下降36.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4亿元,同比下降78.7%。
“我们预计自二季度起、随着经济稳增长等相关政策出台、市场信心有望加速恢复、投资收益率有望因此回升。当前归母净利润、ROE承压不应过分解读,核心要看未来负债端NBV增速及人力、产品结构的变化。”金融组分析称。
可以看出,对上市保险公司甚至整个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市场的聚焦点仍在负债端。
从此前五大上市险企公布的保费数据来看,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一季度保费收入总额同比微增0.7%,守住了正增长。“3月以来全国各地疫情散发,但在极低同期基数和队伍规模边际企稳作用下,3月单月新单有底部企稳改善迹象。”非银团队此前分析称。
当然,高质量人力企稳的可持续仍待观察。但一季报数据中,也同样有着“好于预期”的迹象。市场最关注的新业务价值方面,披露数据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虽然同比仍负增长,但却好于市场预期,且降幅已有明显收窄迹象。
“我国保险业代理人队伍历经长时间的清虚和改革,预计队伍规模环比下降的幅度将明显缩窄甚至企稳,随着同比降幅的缩窄,代理人产能的提升有望推动新单保费增速改善。”研报显示。
中国平安联席CEO陈新颖在近日股东大会上也表示,平安首批改革的代理人团队已经历12至15个月,截至2021年底,首批改革团队的新业务价值实现同比正增长,改革帮助代理人提升效能成果明显。“改革成效令人满意,中国平安有信心在今年完成第一个三年的‘深度改革’目标。”
增长新抓手清晰有力:国家战略引导,保险业集体布局养老大市场
总结来看,持续改革、业绩承压,依旧是上市保险公司的成绩关键词。但头部保险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增长新抓手也逐渐清晰。
贴合国家战略、政策,一直是保险公司寻找突破的方向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我国的发展目标中,保障民生依旧是重中之重。摆在面前的最大民生之一,即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有挑战即有机遇。国家也在2022年加速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养老行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更加健全的目标。其中,36次提及保险。
顶层设计出炉,对保险寄予厚望,更为保险企业发力养老产业提供了一个“定心丸”。事实上,保险与养老有着天然关联,也早已成为保险业顺应时代、强化保障的发展赛道之一。
近两年来,保险公司加速掘金养老产业,从轻、重资产两种方式跨界养老社区,协同医养提供保险方案。更具时代意义的是,我国养老“9073”格局下,约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全社会都意识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根深蒂固,只有系统地解决了居家养老的问题,才算解决了大部分人的养老问题。
因此,2022年一季度,头部保险持续探路聚焦最广泛人群的居家养老。保险,成为养老供给“主力军”的同时,也为自身转型寻找到了一条新增长路径。
“在养老、健康两大领域,保险的优势凸显,也与国家政策相匹配,但这需要从产品设计开始构建生态。”行业急迫期待看到创新样本。今年一季报,头部险企的尝试及进展,也紧锣密鼓推进,养老生态也更加完整清晰。
居家养老成寿险业改革新亮点:平安样本,拓宽寿险增长视野
平安人寿的动作,一向备受市场关注,更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2022年一季度,在健康管理、康养基础上,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重磅上市,给出保险探索居家养老的首个样本。
“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平安人寿在开启供给探索之前,便对需求端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对于居家养老,老人普遍存在着养老资源焦虑、财富焦虑、尊严失落、子女负担、孤独无伴等心理困扰,并且担忧健康误导、就医问诊困难、专业上门护理难寻、失智易受护工欺负等潜在情况。这些痛点使得许多老人的养老生活品质和尊严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这些痛点,平安人寿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的优势,对市场资源进行筛选与整合,去粗存精,让专业、优质的养老服务和医疗健康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构建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希望尽可能满足老人“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10大场景的服务需求。
独特性和可行性,是平安人寿进军居家养老最为注重的两大面,独特性将为平安人寿居家养老形成差异化优势,可行性则让平安人寿居家养老能够稳中有进,呈现落地效果。
近日,平安人寿总经理余宏表示,平安居家养老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1个专属管家”:1个养老管家携手N个专家顾问,动态打造客户自己的专属养老服务方案;二是“10大服务场景”:凭借集团医疗生态和科技优势,整合“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场景养老服务;三是“1套监督体系”:通过订单履约管理、过程标准管理、结果管理、风险管理,确保服务质量;代表老人监督服务过程,充分保障客户权益。
可行性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的可获得性,24小时随时触达:通过智能音箱、7X24小时在线的线上管家实时触达客户,响应服务需求;二是360度全面守护:打造360度智能守护体系,如出现异常情况可及时报警,通知管家和紧急联系人;三是资金保障:通过多元化的保险产品配置,保证未来养老生活的支付能力。
“居家养老是医养产业链的末节,且国内外尚未见到成功运作的商业模式。”业内坦言,安全、专业、智能的服务体系,是亟待突破的关键节点。这也是平安居家养老服务的努力方向。据余宏介绍,平安居家养老就是要做到“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
具体来看,“老人舒心”体现在好住、好医、好玩。以好医为例,有专属管家和医生专家团队向老人提供测评报告以及体检报告的深度解读,并做好后续服务需求的一站式承接。目前我们可以提供7*24小时全天候远程诊疗,挂号就医、陪诊、住院安排、慢病管理、重疾专案管理等全场景医疗服务,给老人带来“省心、省时又省钱”的生活体验。
“子女放心”体现在风险监控、体征监测、服务监督。平安智能守护体系可提供近百种智能硬件,老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套餐。以行为监测为例,可监测老人意外跌倒、睡眠质量、门禁、日常运动量等指标,帮助老人在出现跌倒、睡眠异常等突发情况时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救助,减少老人及子女对其健康的担忧。
“管家专心”体现在专业评估、专家团队、专属方案。在服务全过程,都将会有平安认证的N个专家团队,比如全科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等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制定专属服务方案。以营养师为例,营养师可以为老人定制一周的营养食谱,如果老人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还会有专属的餐食提供,让老人吃得放心、健康长寿。
据悉,2021年10月起,平安已在深圳、南京两个城市分阶段开展试点,近200名客户参与其中。“下一步,平安将在城市布局、服务拓维、管家服务和供应商管理体系四大方面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升级迭代。”据余宏透露,城市布局方面,平安居家养老服务的业务现已开启20城,今年计划拓展至30余个城市;服务项目拓展方面,2022年,平安将从目前已有的八大服务场景、200项服务,拓展到10大场景、450项服务,并逐步达到650项;管家服务方面,除了帮助客户整合所需的服务资源,平安人寿也会探索如何满足客户的社交需求等,比如开设相结合的老友会、健康加油站、兴趣大课堂等栏目;供应商管理体系方面,平安人寿设计了涵盖质量评价、价格评价、履约评价、纠纷投诉等4维度的20多个定量指标,对供应商进行系统管理,保证服务质量,保障客户权益。
“平安居家养老的推出,标志着寿险改革所设计的高端康养、居家养老、健康管理三大服务均已成功落地,产品服务线的布局基本完成。”在余宏看来,平安人寿的改革是产品、渠道的双轮驱动改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居家养老的推出,是“产品+服务”模式的持续探索和深化,将为改革成功提供巨大助力。
余宏强调,“保险+居家养老”业务模式将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质服务吸引客户,使保险产品的功能得到延伸,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居家项目填补了居家养老市场空白,秉持“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的价值主张,在服务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将帮助平安人寿的代理人队伍快速拓展中高端市场。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近日在股东大会上也表示,在“医疗+健康+养老”生态下,随着新的保险行业演变,未来一二十年会逐渐形成新的趋势,“冷冰冰”的金融服务模式将不再适用,只有把金融和医疗、健康、养老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正是平安人寿发力的路径。
可以看出,掘金养老大市场,平安人寿另辟蹊径的“居家养老服务”,是挺进蓝海乘风破浪中积攒的先发优势,更是助力寿险改革、找到确定性发展的增长新动力。
(责任编辑:娱乐)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 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肖远企在2022年论坛上的讲话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 肖远企2022年11月22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本场论坛由中国银保监会牵头主办,主题是: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感谢北 ...[详细]
-
上投摩根美联储2月会议快评:升息25基点符合预期 美联储年内尚无降息计划
美国2022年12月PCE同比增长5.0%,连续第6个月放缓,核心PCE同比增长4.4%,双双低于美联储前期所发布对2022年底经济展望的预期,显示通胀压力有所减弱;当地时间2月1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 ...[详细]
-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孟 珂 邢 萌 吴晓璐2月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陈见南随着半年报密集披露,养老金最新持股浮出水面。截至8月30日,已披露半年报个股中,养老金共现身151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新进58股,增持31股。以板块分布统计,养老金持有个股中 ...[详细]
-
创金合信基金寸思敏:新能源车行业存在三个投资主线——量的增长、行业出清、技术创新
2月1日晚8点到9点,创金合信基金2023“不一样的新年投资策略会”之权益行业专场举行,创金合信基金行业投资研究部的数位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分享新能源、科技半导体、信创等)、军工、医药、金融地产、消费、 ...[详细]
-
近日,H M集团OTCMKTS: HNNMY)公布了完整的第四财季和2022财年的业绩。据财报,在第四财季里,H M集团销售额为624.33亿克朗约合407.49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录得销售额持平; ...[详细]
-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是比亚迪进入世界500强之后,乘势而上、加速突破、创造历史的一年。回顾这一年,在绿色、创新、开放等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比亚迪牢牢把握汽车电 ...[详细]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26.46亿元,沪股通净卖出7.69亿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