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保价赔付不能任凭快递企业“自说自话”
转自:工人日报
“保价1.8万元的自说自话物品损坏只赔500元”“寄丢20克黄金,保价8000元只赔2000元”……据澎湃新闻网报道,工人近日,日报任凭一家快递公司接连因保价赔偿问题登上热搜。赔付网友表示,快递“保价与不保价没太大差别,企业保价的自说自话意义就不大了”“没保价不行,保价了也不行?工人”……
贵重物品被寄丢的事情不时发生,事后快递公司的日报任凭处理态度往往消极——不是保多少就赔多少,并且需要消费者自证损失。赔付这引发了各界质疑,快递快递保价是企业否形同虚设?保价到底是在维护谁的利益?
在公众看来,保价是自说自话为快递物品买的一份“保险”,应该买多少保多少、工人保多少赔多少。日报任凭但目前,多数快递公司的保价条款里,都对赔付标准做了一些限制和解释,比如,保价金额不能超过货物实际损失、超过保价部分不予赔付、按照保价金额和损失比例赔付、无法证明货物价值仅退还保价服务费,等等。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快递保价制度的统一规定或行业规则,有关快递丢件赔偿的相关规定散见于民法典、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如邮政法规定,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一般指挂号邮件)丢失、毁损或者内件短少,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规定,快件发生延误、丢失的,应当按照与用户的约定予以赔偿;未约定的,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保价金额赔偿,未保价的,按照邮政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赔偿。
时下,诸多快递公司对保价及赔偿的规定虽不完全相同,但做法比较一致。比如,这些规定多数是以格式条款或合同的形式出现,会对赔偿上限作出限制;揽收快递时,一般不对消费者进行风险提示和相关说明等。
事实上,根据法律法规,在特定情形下,消费者即便没有保价,如果能够提供有效的价值证明文件,也有可能获得赔偿。只是不少消费者可能会因维权成本过高等因素,选择接受快递公司的赔偿方案,或者放弃维权。
近年来,随着快递业迅速发展,公众对其服务水准的要求和期待也在提高。快递公司也给消费者画了不少“饼”——从保证时效到保证送货上门、从丢件全赔到先行垫付等,但落实的情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因为快递破损、丢失等情形而引发的纠纷案件数量增加不少,有的快递公司因此陷入信任危机。
借助舆论力量推动保价维权,固然会有一定效果,但这非长久之计,也是对公共资源一种无谓消耗。涉事企业应该明白,面对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等糊弄不过去时再解决”的想法会越来越行不通。长此以往,企业累积的声誉和消费者的信赖,都会不断下滑。
保价不能总是成为糊涂账,不能任凭快递企业“自说自话”,也不能每次都得把事情闹大了消费者才能维权。一再引发纠纷和舆论关注,提示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对此作出明确的表态和指导,细化有关保价及赔付的规定,减少快递公司“自我裁量”的空间。同时,相关企业应通过内部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服务内容、赔付标准,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性。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维权通道,降低维权成本,为消费维权撑腰。
(责任编辑:热点)
-
肖远企在2022年论坛上的讲话2022年11月22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本场论坛由中国银保监会牵头主办,主题是: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感谢北京市政协林抚生副主席参加本 ...[详细]
-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各地政府今年都明确了数字经济的目标任务,提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新年伊始,各地加快对数字经济部署,从发展目标和治理等方面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据中国信通院最新预测,到2025年,我国 ...[详细]
-
本报记者 包兴安近日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出行人数明显增多,旅游、餐饮、住宿、观影等消费均现强劲复苏。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 ...[详细]
-
日历效应催动行情!复盘节后至两会前期间,哪些方向“胜率”最高?这几份图表或透露线索
来源:财联社今年1月,受北向资金大幅加仓与年报预告影响,各大指数均迎来明显涨幅。而随着年报预告披露于今日1月31日)截止,A股市场的业绩线行情也将告一段落,进入短暂的业绩真空期。一般来说,春节假期后, ...[详细]
-
据《乌克兰真理报》21日报道,波兰检察官办公室拒绝让乌克兰方面参与调查11月15日发生在波兰境内的导弹爆炸事件,该事件造成2人死亡。爆炸现场 图源:人民视觉报道援引熟悉该调查的消息人士的说法称:“在法 ...[详细]
-
贵州国资委聚焦省内支柱产业,全力打造传统白酒产业、综合性城乡建投、民航事业等领域尖兵
小新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国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实现“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各地国资国企按照“可衡量、可 ...[详细]
-
中消协公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涉及医美、预制菜及密室逃脱等领域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公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分别是:“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 ...[详细]
-
□本报记者 张凌之“冬去春来,我们将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应该更积极地去寻找机会。”站在癸卯兔年的新起点,运舟资本创始人周应波对市场满怀希望。经历了2022年的跌宕起伏,基金经理们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 ...[详细]
-
在阿根廷感受“夏日世界杯”:街头身着阿国家队队服球迷随处可见
【环球时报驻阿根廷特派记者 姚明峰】北京时间22日下午6时,南美劲旅阿根廷队将迎来本届世界杯首个对手沙特阿拉伯队。今年,身处南半球的阿根廷球迷首次在夏季迎来世界杯,为激情的足球赛事更增添了火热气氛,街 ...[详细]
-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刘鹤出席并讲话 王勇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1月31日上午在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勇主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