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速落地 银行助力基建投资稳经济

近期,政策助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正加速落地。性开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发性自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以来,金融加速基建济银行业不断加大对各地区重点领域基建项目的工具支持力度,积极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落地为基建投资领域注入金融活水。银行
9月底,投资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稳经前期已经落实到项目的政策助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金额3000亿元,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3万亿,性开主要投向交通、发性农村农业、金融加速基建济能源水利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工具此外,落地第二批3000亿已于9月份基本投放完毕。据国开行、农发行官网,截至9月20日,两者基金第二期已分别完成投放1500亿、1000亿。
银行业发力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融资相继落地
6月29日,国常会提出,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所需的资本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配套融资支持。
在此基础上,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迎来进一步扩容。8月24日,国常会再次提出,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即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规模达到6000亿以上。
伴随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金融活水加速流入基建投资领域。从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到商业银行,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都在持续加大,商业银行的配套融资也相继落地。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7月31日,在国开基础设施基金1.38亿元资本金投放到位的第一时间完成苏台高速项目1.32亿元贷款投放,实现全国商业银行首笔基础设施基金项目配套融资。
国有大行中,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基金项目配套融资,聚焦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重点领域,两批基础设施基金授信总额达2816亿元,确保基金项目配套融资有效推进。
此外,也已投放7笔“国家基础设施基金重大项目”配套融资。截至目前,投放金额达到1.78亿元,已为17个项目批复授信,总金额超100亿元。
政策精准发力 年内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加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开工项目数量明显增加。随着专项债等建设资金的逐步到位,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投资进度不断加快。1-8月份,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个数达到5.2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万个,比1-7月份增加7896个。
同时,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持续加快。1-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了16.6%,其中亿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了18.8%。从基础设施投资来看,1-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逐步显现。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9月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初步统计,前期已经落实到项目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金额3000亿元,支持投资项目900多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投资撬动作用比较明显。总体来看,国务院出台追加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专项债政策直接投入基建领域,体现了政策精准发力,更加注重交通、水利、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高质量规划建设和民生领域补短板,有利于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
政策性金融工具四季度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在三季度例会中,央行表示,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而对于结构性工具的使用,较二季度增加“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表述,并将此放在了最前面。同时还加入“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内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适度加大基建投资,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同时,大型基建项目产业链长,有助于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综合效应释放。
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谭逸鸣在研报中指出,结合实际投放情况以及政策表述,预计两批3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共计可撬动3万亿元左右的总投资规模,若按项目开工分3年计算,并考虑到两批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时间及节奏,对应今年内基建开工规模约在0.75万亿元左右。从节奏上看,考虑到当前政策性金融工具正在加快落实并形成实物工作量,三季度基建投资将受到一定支撑,在四季度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能够维持年内基建处于较高增速水平。
研究所所长李奇霖亦在研报中指出,未来实体的融资需求可能还是要靠基建项目来带动。目前第二批3000亿元额度可用作补充项目资本金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待下发,5000亿元的专项债限额要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财政资金的持续到位可以有效推动基建项目的进展。同时,随着高温限电等对施工的干扰减弱以及政策压力下各地政府及金融机构集中力量推动稳增长,基建项目进程会得到快速推动,进而撬动更多社会融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雨晨
相关文章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金鄞来源/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印尼水深鱼大,这里电商潜力非常大,如果没有了解清楚贸然进来,肯定会吃大亏的,我们跨境团队就2025-07-06
木头姐“开门红” 后未来看好什么?这些创新赛道价值有望年增40%
财联社上海2月2日讯编辑 黄君芝)方舟投资ARK Invest)掌门人、素有“女版巴菲特”美称的凯茜•伍德Cathie Wood)日前表示,诸如高超音速飞行、3D打印的人形机器人、无人机运送的杂货、用2025-07-06海通证券:维持腾讯控股优于大市评级 合理价值417.63-480.67港元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700)“优于大市”评级,预计2022-24年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1217/1587/1786亿元,合理价值417.63-480.67港元。该行认为当前互联网板块关注点2025-07-06同花顺致歉:“2022年92%的股民亏损”的信息,属未经核实的错误信息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上海到2025年培育50家以上具备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到2025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2025-07-06- 文/周雄飞公众对于特斯拉的关注,就连春节的热度都难以阻挡。近日,一则有关“16万元Model Q要来了”的消息快速引爆了网络,虽然特斯拉官方很快做出辟谣,但基于埃隆·马斯克曾表示会在今年推出20万元以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