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回港 探路“双重上市”
来源:北京商报
疫情期间突破重重阻力登陆纽交所后,双重上市贝壳找房又将在疫情反复的贝壳夏日伊始,于港交所二次上市。回港北京时间5月5日,探路贝壳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壳”)(纽交所股票代码:BEKE)宣布,双重上市拟将其A类普通股以介绍形式于港交所主板双重主要上市,贝壳同时继续在纽交所保持主要上市地位并交易。回港此次贝壳回港主板上市,探路不发售新股及募集资金,双重上市待港交所最终批准后,贝壳预计将于5月11日开始挂牌交易,回港股票代码为“2423”。探路
在分析人士看来,双重上市贝壳此次回港更多是贝壳为了应对中概股带来的压力,同时通过双重上市的回港方式,可解除退市风险,也有助于引入更多投资者,提高了自身的流动性。
首家“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返港中概股
贝壳此次回港采用的“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方式,不涉及新股融资,无发售环节。介绍形式上市是指公司在上市前不需要实质上拿出股票向社会公众销售,而直接申请上市,仅获得挂牌买卖的资格,并不涉及即时资金的筹集;双重主要上市则是指公司已在另一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情况下,在香港市场按照当地市场规则上市,两个资本市场均为主要上市地,即使在一个交易所摘牌,也不影响企业在另一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据悉,贝壳拟将其A类普通股以介绍形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双重主要上市,而其美国存托股份每ADSs代表三股股份,将继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保持主要上市地位并交易。在港交所主板双重主要上市后,这些股份将与在纽交所上市的ADSs实现完全可转换。
就上市而言,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为此次贝壳港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联席保荐人。此外,贝壳也已委任高盛(亚洲)证券有限公司为指定证券交易商,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为替任指定证券交易商。该委任自上市日起,为期三个月。
“我们追求房产交易和服务行业效率和透明度最大化的目标,促使我们推动这一业务发展的关键步骤,这亦符合行业参与者的利益。”贝壳方面告诉记者,链家基础设施重塑了中国房产交易和服务行业的格局,并且通过贝壳平台的创立向所有行业参与者开放。
“跋山涉水,贝壳加油。”对于赴港上市,贝壳找房董事长、CEO彭永东回应称,贝壳找房将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计划在港交所挂牌。他特意解释了一下2423的股票代码——223是贝壳客户日,423是贝壳生日。
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形式上市在境外是一种常见的上市模式,但“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的方式确实是比较少见。根据香港的上市规则,介绍上市的方式上市主体不再发行新股融资,但对公司的要求和新上市是一样的,比如财务、业务、管理层稳定性等,介绍上市的企业代表如等。
“对于上市主体而言,介绍方式上市弊端在于并不能再融资,但所需时间较短,可以为上市主体节省时间,这样也能最大限度保护存量股东的利益。”肖云祥进一步表示。
应对压力
事实上,贝壳回港上市传闻早已久,但对于相关传闻,贝壳方面一度给出的回应是“公司目前没有相关计划。”
在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看来,贝壳此次“回港”也更多是为了应对中概股带来的压力。在当前中概股普遍“艰难”的背景下,贝壳等中概股的回归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今年4月,贝壳与多家中概股公司一起,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列入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的认定名单。根据HFCAA规定,连续三年被SEC认定使用未能被PCAOB审查审计底稿的审计机构出具年度审计报告,SEC会禁止公司股票或美国存托凭证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彼时,贝壳方面回应称,“一直在积极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股东的利益,本公司将继续确保遵守中美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本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地位。”
根据最新消息,当地时间5月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将88家中概股加入“预摘牌”名单,京东、哔哩哔哩等知名企业都包括在内,使得名单上的中概股数量上升至105家。
“受外部环境影响,不排除贝壳回港是为美股可能的退市做准备,因为目前中概股处境大多不乐观。”肖云祥称,顺利回归港股,就有了流动性的可能,这样贝壳所面临的资本压力也会小很多。如果私有化,那么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现金压力。
“双低”待解
时间回放到两年前,2020年8月13日,贝壳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当时的发行价为20美元/股,上市当天市值便达到了431亿美元。此后,贝壳的股价一路冲高,最高点曾达到79 美元。但由于各种原因,贝壳股价在此之后开始走“下坡路”,最低点在今年3月14日下降至7.31 美元。
截至5月4日收盘,贝壳美股报14.41美元/股,总市值约为173.38亿美元,相较于高点市值已蒸发近八成。
“繁花似锦”来了又去,兜兜转转近两年时间,贝壳如今面临低估值与低市盈率的双低难题。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贝壳全年成交额(GTV)为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营业收入为808亿元,同比增长14.6%;2021年净亏损为5.2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2.94亿元,同比下降约六成。
具体来看,贝壳盈利能力的不理想,主要是因为运营开支较大幅度增长以及毛利下滑等原因。
2021年,贝壳的经营总开支约172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行政费用89亿元,销售费用43亿元,研发费用32亿元。而毛利方面,2021年贝壳的毛利同比下降6.2%至158亿元,毛利率从上年的23.9%下降至19.6%。
伴随着利润指标的下滑,贝壳也同时遭遇行业规模收缩的冲击。
据财报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贝壳的门店数量为51038家,较上年末增长了8.7%,但环比下降5.4%;活跃门店数量超过4.5万家,同比增长4.4%,环比下降8.3%;联网经纪人45.5万人,同比下降7.8%,活跃经纪人人数超40.6万人,同比下降8.7%。
在今年3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彭永东曾毫不避讳地说出:“2021年为贝壳‘空前艰难’的一年”。
或是出于对利润的考虑,贝壳将目光转向了家装市场。4月20日,贝壳宣布已完成对圣都家装的收购,收购完成后,贝壳拥有圣都100%已发行和流通的股权,而圣将成为贝壳的子公司。
房地产市场风波诡谲,贝壳努力开拓新业务来分担风险。面对外部市场冲击、内部经营困境,贝壳能讲好新故事吗?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以实施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为主线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价值回归”失败后,三年内三度“换帅” 东阿阿胶管理层要“去东阿化”?
- ·旅游市场近期迎来淡季“小阳春”
- ·快讯:指数午后继续调整 东数西算概念拉升
- ·今晚,日本队拿了沙特队的剧本?
- ·新能源车充电APP为啥不好用
- ·徐锡伟:土耳其地震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有六个方面的启示意义
- ·日本央行行长提名人植田和男称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适当的
- ·俞敏洪:东方甄选以前接近半年的带货量不如现在一天
- ·广发策略戴康谈港股:千金难买牛回头
- ·存量标的亟待纳入 两融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 ·2月24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冬季游逐渐升温 四川文旅深度融合成旅游新热点
- ·郑眼看盘:外围加息预期回升 A股或短线承压
- ·伯克希尔·哈撒韦:2022年净亏损228.19亿美元
- ·俄外交部:俄乌和平谈判的障碍在乌方
- ·英国竞争监管机构将对博通收购VMware交易展开调查
- ·长江宏观:货币政策如何实现“精准有力”?
- ·牛街成为“网红”打卡地,专家:“种草”不该只贴上片面的标签
- ·朱民对话斯宾塞:受供给侧限制,世界将迎来低增长期
- ·加蓬前驻华大使:开放的中国是全球发展的榜样
- ·中山证券董事会“大换血” 高管团队形成“铁三角”
-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开忠: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强调“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
- ·英威腾拟10.5亿投建产业园加码智能化 净利三连增研发费用率连续5年超10%
- ·如何降低5G全连接工厂成本?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回应:并非所有工厂都要用5G,建议为工业应用划定专用频率
- ·爱普股份子公司偷逃税款超千万 上海市检察院对其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