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权重提升1.36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
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在SDR货币篮子中的人民权重提升。
据央行官网披露,币权百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于5月11日完成了五年一次的重提(SDR)定值审查。
执董会一致决定,点意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人民仍由美元、币权百分、重提人民币、点意日元和构成,人民并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币权百分升幅为1.36个百分点。重提
值得注意的点意是,这是人民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以来的首次审查。调整后,币权百分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三位。重提新的SDR货币篮子在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
“人民币SDR权重提升,意味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外汇储备、全球外汇交易、投融资中的使用更加广泛,人民币更加受欢迎;同时反映出国际对人民币市场化改革与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成就的高度认可。”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SDR权重增至12.28%
特别提款权(SDR)亦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设立的超主权货币,仅在官方部门使用。
IMF根据成员国份额,按比例分配SDR,作为成员国官方储备补充资产,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其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此外,它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最初一篮子货币的构成并非如此。IMF起先选择了16个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超过1%的成员国的货币组成货币篮子。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逐渐演变成四种,即美元、英镑、日元、欧元。此后,随着中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于2016年被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
目前,SDR篮子货币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五种货币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隔5年对SDR进行一次评估。
此番调整后,将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同时将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分别由30.93%、8.33%和8.09%下调至29.31%、7.59%和7.44%,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升幅1.36个百分点),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三位。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这一关键权重的上调,体现出中国进入SDR篮子六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向外界传达出积极信号。
“IMF评定权重看两个标准,即出口标准和可自由使用。中国在2016年后出口稳居世界前列,这两年在疫情的冲击下出口仍然保持高增长,显示出在疫情冲击下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 管涛表示。
周茂华也持肯定观点。他指出,一般来说,SDR权重的确定,主要看该国在全球贸易总额占比、该国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和全球外汇交易占比和该国货币在国际金融机构负债及债券投资总额占比等情况。
“人民币SDR权重提升体现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储备与投融资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周茂华表示。
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
受美联储加息、大幅走强等多因素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及一些发达经济体货币均出现较大贬值。叠加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民币汇率也出现短线下跌。
关于近期人民币汇率情况,5月13日,银保监会表示,人民币汇率波动仍处于合理区间,总体表现稳健,人民币汇率贬值不会长期单边持续,千万不要赌人民币持续单边贬值,否则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而人民币SDR权重提升,亦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认为,人民币所占权重略升且维持前三地位是合理且必然的结果,它既是中国一直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新时代全球化大势、发挥自身在供应链领域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坚定不移高效务实地开展各项经济金融改革,尤其是坚持包括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在内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人民币加入SDR,对于提升SDR代表性、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中银研究发布研报表示,自加入SDR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再上台阶。其中,在国际结算方面,人民币使用量稳步增长;在国际储备方面,人民币夯实全球第五大货币地位;在计价职能方面,人民币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在软硬件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体系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尽管如此,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程度仍与美元、欧元具有较大差距。
陈佳指出,本次人民币权重提升1.36%;同时美元权重在一家独大的前提下也提升了1.65%,达到43.38%。“当然这跟美联储超市场预期加息,引致美元近期超速走强有密切关系;当然也体现了近期在人民币在对美元承压的条件下依旧维持了稳定的表现。但面对美元这个愈加强劲的对手货币,人民币真正实现国际化之路可谓道阻且长,需要宏观上保持审慎应对。”
在谈及人民币SDR权重是否还有提升空间时,周茂华表示,从趋势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人民币SDR权重12.28%仍有很大上升空间。“我国正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投融资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制度型对外开放,为全球投资者参与我国经济与金融提供便利。未来人民币在全球经济、金融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做贡献。”
央行也表示,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不会动摇,将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和各金融管理部门一道,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完善数据披露,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
(责任编辑:综合)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美国普罗托科尔网站10月31日刊登题为《埃里克·施密特推动从与中国的人工智能冷战中获利的内幕》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多年来,谷歌前首席执行官CEO)埃里克·施密特一直在敦促 ...[详细]
-
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针对部分城市 政策到期后原有政策将自动恢复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9月29日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 ...[详细]
-
美股反复,留意纳指牛证49524/熊证49531,留意法兴恒指牛69912/熊51433、腾讯购22270
来源:香港智远如看好纳指可留意牛证49524,收回价10900,如看淡可留意熊证49531,收回价12000。恒指昨日加速沉底,最低见17184,今早料随外围反弹,17700前料有阻力。如看好恒指可留 ...[详细]
-
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按照新政,对于2022年6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近日在参加第十六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时表示,今年以来,上证、中证指数跟踪产品规模不断提升,一度突破1.6万亿元,沪市股票ETF份额增长超过3 ...[详细]
-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2022中国金融科技燃指数报告》,从2021年区域内发展结构来看,京津冀属于核心引领型,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属于齐头并进型。1992年,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诞生,这标志着 ...[详细]
-
华为Mate 50 Pro将支持戴口罩识别,通过眼部特征进行认证
IT之家 9 月 30 日消息,疫情之下,戴口罩成了人们的常态化防护措施,各大手机厂商也为人脸识别功能纷纷适配了戴口罩模式。据酷安用户 @曦夕 Katarina 消息,华为 Mate 50 Pro 正 ...[详细]
-
文件显示多西曾提议马斯克加入Twitter董事会 但遭董事会反对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30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在目前Twitter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之间的法律纠纷公开之前,Twitter前首席执行官杰克·多西Jack Dorsey)希望马斯克能加 ...[详细]
-
(TSLA.US)股价在周一的交易中又下跌了6%,其股价跌至170美元下方。该股年初至今已下跌超50%,有分析师指出,更多的痛苦可能还在后头。22V研究公司的技术战略主管John Roque指出,在市 ...[详细]
-
降低支付手续费新政落地一周年 银行业“规定动作”到位 “自选动作”出彩
未来,商业银行应在支付降费政策的指引下推动各类交易成本进一步下降。包括但不限于扩大银行账户服务费和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减免范围,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利性;合理减降跨境单证业务和汇款结算业务的手续费,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