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瑞医药内幕交易案宣判 药企信披怎能打“擦边球”
原标题: 每经热评:内幕交易案宣判 药企信披怎能打“擦边球”
近日,擦边球一起内幕交易案宣判让上市公司博瑞医药(SH688166,博瑞股价20.69元,医药市值84.83亿元)再次引起舆论关注。内幕博瑞医药曾是交易抗疫“明星股”,2020年1月,案宣公司开展了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判药披仿制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当年2月,企信公司官宣批量生产出瑞德西韦原料药。擦边球公告发布后的博瑞两个交易日,博瑞医药股价上涨近60%。医药
法院判决显示,内幕博瑞医药董事长袁建栋为寻求支持,交易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将前述产品进展告知了涉案人。案宣涉案人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股票买卖并获利八十余万元。判药披目前,涉案人已经受到法律处分,而博瑞医药前述公告中所称的“批量生产”,也被查明只是药品研发的试验性生产,公司未取得药监部门批准,也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换言之,博瑞医药并不具备前述药品商业化批量生产的资质。
也就是说,博瑞医药不仅涉嫌在敏感期违规透露敏感信息,其信息本身也只是“烟雾弹”,凭借语焉不详的措辞让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上涨六成。
准确性一直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原则之一。准确性的首要标准,则是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要与事实相符合、客观准确。其次要保证信息清晰精确,没有重大偏差。较虚假信息而言,不准确信息一般更难分辨,更易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因此不管是监管机构还是上市公司更应对信息的准确性加以强调与关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药品试验性生产和商业化生产之间的具体区别往往难以明晰,很容易把博瑞医药公告中的“批量生产”理解为公司已经可以正式生产并销售瑞德西韦原料药和制剂,进而对公司业绩成长性产生错误判断。而上市公司在公告中不对概念加以详细说明,甚至语焉不详地释放利好信息,有借助不准确信息夸大公司研发进程之嫌。
作为医药企业,所披露内容必然涉及专业术语和概念。但既然是公众公司,在披露信息时就更应注意平衡专业与清晰易懂之间的关系。其术语概念不仅应当被专业投资者所了解,也应当能被具有一般经营知识及文化水平的投资者所理解。不能假借专业术语故意误导投资者,让投资者对其含义及用途产生误读。
回归到博瑞医药本身,信息披露的不准确虽然让其股价在短时间内实现上涨,但也让公司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关注,时任公司董事会秘书也受到通报批评并被下发警示函,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随着博瑞医药在新冠药物研发方面的真实底色露出,其股价也逐步回落。
可以看到,脱离真实业绩支撑的股价仿若空中楼阁,终会如梦幻泡影般散去。新冠疫情相关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更应该明白,新冠疫情不是“热点”,不是只要“沾亲带故”就能使股价与业绩齐升。作为医药企业,更应明白做好药以及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才是真正使命,股价应当是公司真实价值的体现。
- ·世界杯开幕式上和沙特王储有说有笑,FIFA主席挨批
- ·春节期间 哈啰共享车辆运维服务“不打烊”
- ·“订单已排到2023年全年”,春节也不停工!动力电池行业节前紧急招人,有企业春节留岗奖2000元…
- ·标普:预计美国国会将在债务上限问题上采取边缘政策
- ·雄安新区迎来首个央企产业集群入驻
- ·美媒:雅培因婴儿配方奶粉问题接受美国司法部刑事调查
- ·微软被曝又要大裁员
- ·在新征程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
- ·当代置业:再进一步延长重组生效日期 预计为11月25日或之前
- ·挺过三年,餐饮店老板期待客流回归
- ·媒体:压着新郎新娘叠罗汉 热闹岂能成胡闹?
- ·重磅利好,2月6日起试点恢复!这些上市公司抢占央视春晚C位!欧洲央行近期或有大动作
- ·女子深陷炒股陷阱,17.7万元险被骗走!民警机智“反套路”全部追回
- ·深市2022年度 再融资和重组“成绩单”出炉 “提质”“向实”成关键词
-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展望短时间内恢复内地旅行团赴澳
- ·2023医院升级大年,后疫情时代超2000亿资金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