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风险防控:遏制增量和化解存量并重
炒股就看,地方权威,债风制增专业,险防及时,控遏全面,量和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化解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存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重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地方降低利息负担,债风制增遏制增量、险防化解存量。控遏多位专家表示,量和这意味着地方变相举债的化解行为将继续被严控,隐性债务的存量增量将被严格遏制。未来各地可能进行的债务置换值得密切关注,财政和金融机构或将合力推进部分地方债务置换。
近年来,为了对冲经济下行,扩大有效投资,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保持较快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从2019年底的21.1万亿元增至2022年底的35.1万亿元,三年间新增约14万亿元。这些资金投向民生等重大项目中,对于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根据安排,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较去年略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财政厅厅长赵庆业表示,2023年,通过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等,促进经济稳定恢复。
“财政强调可持续背景下,目前中央政府杠杆率并未大幅上行。”在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看来,受债务率警戒线以及债务付息压力的掣肘,今年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较为有限。
从财政预算报告可窥一二。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有所扩大,不过从构成看,新增加的5100亿元赤字均为中央赤字。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与上年持平,规模并未增加。
可以预见,未来的政策思路是,一方面适度增加显性债务规模稳经济,另一方面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长,并逐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并不是首次提出。自2017年中央强化隐性债务监管以来,不少地方已经出台化债方案。财政部去年曾公开表示,当前隐性债务增长势头得到遏制,隐性债务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缓释可控。
针对今年提出的“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在增量部分,2022年城投债净融资同比少增1.23万亿元,预计2023年可能进一步下降。在存量部分,各地已经强调要“积极化解政府债务”,具体包括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加大高风险企业资产处置、分类推进城投平台转型、稳妥推进县级化债试点等。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孟祥会表示,将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实地方政府债务防控,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兜实兜牢“三保”底线,确保全省各级财政平稳运行。
对于“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的举措,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认为,这可能需要财政和金融机构合力推进部分地方债务置换。金融机构进行债务置换,对于债务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往往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难以有效降低利息负担,这部分债务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可能仍需要财政给予少量地方债额度进行置换。
“在目前国内相对较低利率的环境下,政府将继续积极发债,一方面支持财政支出稳增长,另一方面对存量高息债务进行置换,降低刚性利息支出,优化存量债务结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
- ·打新15只新股仅1股破发,林园透露“打新诀窍”
- ·明天起,北京定制公交143条通勤线路班次恢复运营
- ·消费者依赖储蓄抵消通胀影响,美国储蓄率跌至雷曼以来最低
- ·美国男子持步枪扫射人群后 一女子开枪将其击毙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 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 ·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强劲 1到4月同比增长12%
- ·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
- ·专家:劳动时间变长、高才低就、慢就业现象折射就业严峻形势 需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做大总量
- ·持续向前 湖南国企改革稳中向好
- ·贾康:粤港澳大湾区需率先打通商业文明规则体系
- ·股票投顾业务试点或已不远,监管正组织相关研讨,基金投顾试点近三年,为试水积累经验
- ·非金融类财富管理服务价值凸显,服务信托如何脱颖而出?
- ·世界杯带来中东旅游热 “移动宫殿”成住宿新选择
- ·四川阆中回应自费常态化核酸:改为自愿检测
- ·丰田与本田是如何崛起的?
- ·三款茅台冰淇淋贵阳首发同时上线i茅台 售价59元和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