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涨价”为何又惹争议?
近日,涨价知网又上热搜了,知网争议这次是为何因为“涨价”。事情的又惹起因是一则“中科院不堪近千万续订费选择停用知网”的消息。虽然后续双方的涨价回应各执一词,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知网争议此前一些高校因知网涨价过高而停止使用的为何相关报道随即被翻出。这让外界对相关网站是又惹否收取过高费用、涉嫌店大欺客的涨价行为产生质疑。
近几年,知网争议知网屡屡上热搜。为何从那句“知网是又惹个什么东西”引发的毕业论文“查重热”,到让无数大学生吐槽的涨价上涨查重费用,从赵德馨教授维权再到此次的知网争议“涨价”风波,知网争议非议不断,为何让人不经疑惑,这个网站,到底怎么了?
想当年,“知网”成立的初衷就是奔着“建设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目标而去,而它今天也确实成长为国内学术界的基础设施。在客观上,知网为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提供极大便利。早年间,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共享学术资源。然而,近年不绝于耳的种种非议,也值得反思。
众所周知,这类网站本身只是各大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的“集大成者”。它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但是,当搬运工垄断了传播渠道,也意味着占据了讨价还价的优势地位。不少高校机构对于不合理的涨价并非没有反对过,既有谈判争取,也有停订抗争,但迫于种种现实压力,最后不得不与之重新合作。而最近赵德馨教授的维权成功,虽然给了“常胜将军”当头一棒,但这一个案显然没有引起当事企业过多的反思。败诉方很快就下架了赵教授所有的论文。这份黑色幽默,耐人寻味。
其实,知识的传播渠道被垄断,这相比于争议,更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应该是什么样,其商业利益是否可以高于公共利益?如何革新机制,合理平衡各方利益?毕竟,屡屡赢得议价权却引来非议,这并不是大家想要的样子。
(广州日报 陈文杰)
- ·专家踩地毯考察玉米地?会务组:并非地毯,系雨后防滑铺的土工布
-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 ·浙江宁波消费券发放第二轮来袭 额度达到6700万元
- ·国家能源局:加强电力行业地质和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探索推进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入灾害防范应对体系
- ·工商银行:个金业务营业贡献度超50%,私人银行客户数达21.6万户
- ·若国会不拨抗疫资金 拜登正考虑从其他来源追回一些资金
-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目前宽松政策对支持经济很重要
- ·沉迷古玩的国企董事长落马!500多万买了一堆“假货”
- ·安阳厂房火灾致38死,事发公司0人缴纳工伤保险
- ·Intel官宣全新数据中心显卡:首发AV1编码、双芯功耗仅75W
- ·太平洋健康保险注册资本增加至36亿元
- ·上海战疫明确社会面清零“时间表”,全市近半规上企业复工
- ·亚洲发往美国集装箱运输量连续3个月同比降低,玩具、服装等品类跌幅居前
- ·全球亿万富豪减少87位,资产避险成高净值人群面临的首要问题
- ·国家卫健委:各地正在因地制宜创建“无疫小区”,标准公布
- ·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在无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