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中地产“雷区”,康鹏科技亏了半年利润

文 李礼
作为2021年科创板IPO首单被否的雷区“考生”,康鹏科技卷土重来,踩中今年6月再次闯关IPO。地产近期,康鹏科技亏半康鹏科技回复了上交所的年利首轮问询。
IPO路上,雷区康鹏科技的踩中财务内控出现意外,约5000万元投资的地产信托理财产品仅收回不到80万元,而公司“先购买后审议”的康鹏科技亏半不规范行为引起上交所关于“内控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的问询。
康鹏科技在回复函中复盘了踩雷始末。年利
2021年7月,雷区康鹏科技购买了约5000万元的踩中“璟川汇金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由五矿信托发行,地产基准利率为4.5%/年,康鹏科技亏半于2021年末到期。年利初始债务人为集团下属项目公司,因其陷入流动性危机,未能按时偿还款项。受此拖累,康鹏科技确认了公允值变动损失4848.75万元。
这意味着,踩雷信托导致康鹏科技2021年净利润锐减近0.5亿元。对于康鹏科技来说,0.5亿并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2020年净利润的一半。
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87亿元、6.29亿元和10.0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0.90亿元和1.34亿元。
事实上,这已不是康鹏科技第一次出现内控机制弊端。其首次IPO被否的原因之一,也与内控缺陷有关。“老毛病”没改,或成为其二次IPO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技术型”老板
招股书显示,康鹏科技系一家含氟精细化学品制造商,主要从事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医药化学品和有机硅等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康鹏科技实控人杨建华来头不小。他是中国上市公司中技术型老板的典型代表,其拥有博士学历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
1988年至1990年,杨建华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万凯化学副总经理;1990 年至1993年,任美国西方化学公司研究发展部研究员;1993 年至 1996 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新材料基地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等职务。1996年11月即脱离体系与滕州市瑞元香料厂合资成立上海康鹏化学有限公司(康鹏科技前身),发展至今已25年之久。
从康鹏科技的股东构成来上看,控股股东为欧常投资,持股43.32%,实际控制人为杨建华家族,即杨建华、查月珍及杨重博。杨建华与查月珍为夫妻关系,杨重博是杨建华之子。此外,杨建华家族通过琴欧投资、冀幸投资、顾宜投资与朝修投资分别持有康鹏科技 14.17%、2.43%、1.30%及 1.30%股份。综上,杨建华家族通过五家公司合计持有康鹏科技 62.52%股份。
杨建华家族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老手”,早年间,杨建华曾在境外搭建红筹架构,以其控制的境外公司Chemspec International为上市主体,于2009年6月登陆纽交所。两年后杨建华完成私有化从纽交所退市。
2018年,康鹏科技对境外红筹架构予以拆除,控制权从境外变更至国内,并准备在国内冲击IPO。
在此之前,康鹏科技四次进行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近6亿元。
其中,2018年3月1日,康鹏科技分红2.1亿元;5月31日,康鹏科技再度分红2.39亿元;6月19日,康鹏科技再行分红9236.06万元;最后一次是在2018年11月29日,康鹏科技现金分红5000万元。
粗略测算,杨建华家族获得的现金分红金额或高达4.13亿元。
除康鹏科技以外,杨建华还实控近40家公司。据天眼查数据,杨建华有37则任职信息,担任股东20家,且担任高管28家。尤为注意的是,杨建华有80条周边风险,且预警提醒193条。
信托计划“踩雷”
在资本市场上游刃有余的康鹏科技没想到跌在了理财上。
继米哈游、莉莉丝之后,康鹏科技不幸“中招”五矿信托。
据招股书,康鹏科技自曝称,2021年,康鹏科技购买了5000万元的五矿信托“璟川汇金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理财产品。到了年底,该信托计划的初始债务人阳光城集团下属项目公司无法按时偿还借款,康鹏科技当年即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848.75万元。2021年末该信托计划到期,截至2022年2月,康鹏科技只收回了78.75万。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笔信托产品存在违规购买行为。招股书披露,这笔5000万的信托,是公司在未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的情况下购买的,存在先购买后审议的情形。
违规购买理财损失惨重,随之而来的是上交所的“关注”。
康鹏科技回复称,上述信托计划由五矿信托发行,于2020年12月25日成立,信托计划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5亿元,预计期限为12个月。
2021年年底,该信托计划的初始债务人无法按时还款,康鹏科技联系银行客服对接信托公司,要求和五矿信托尽快提出解决方案。
当年,康鹏科技确认了其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848.75万元。信托计划到期后,康鹏科技仅收到其强制赎回的72.5万份。
近年来,“钱生钱”已是康鹏科技的常规操作,2019年-2021年间大量购买理财产品,“投资支付的现金”分别为84728万元、43087万元和98350万元。其在财务风险中坦言,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可能受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因素影响,面临理财产品期限延期、延期兑付或分次兑付、不能及时收到本金及预期收益的风险。
安全、环保问题“埋雷”
除了“踩雷”信托产品,康鹏科技在安全、环保上面的“污点”也摊在面上。
早在2019年底,康鹏科技就已递交过招股书,但经历了4轮问询后遭到上市委否决。原因之一是康鹏科技在报告期及在审期间发生多起安全内控和环保内控问题。
招股书显示,2020年2月及4月,康鹏科技子公司衢州康鹏发生两起生产安全事故,导致1人死亡。康鹏科技称两起事故皆为“工人操作不当”所致。
据了解,2020年2月24日,衢州康鹏精馏辅助五车间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一名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同年4月22日,衢州康鹏再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处于试生产运行中的衢州康鹏1500吨LiFSI生产线后端的一台处理釜在中和处置精馏后高沸物时发生冲料事故。
衢州康鹏主要用于生产LiFSI产品,因此在本轮问询中上交所对于康鹏科技新增LiFSI产线是否能够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再次发生提出了质疑。公司回应称,“公司新增LiFSI产线的技术路线与衢州康鹏一致,生产工艺优化。”
两次生产安全事故,导致重要子公司衢州康鹏停工停产,进而导致康鹏科技2020年重要业务和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87亿元、6.29亿元和10.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9027.67万元和1.34亿元。
除生产安全事故外,康鹏科技还曾涉及多次环境违法事项。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子公司浙江华晶因排放不符合要求的废气和废水,分别被衢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此外,2021年12月,康鹏科技境外子公司API因存在不规范行为,向新泽西州环境保护部支付了7600美元的和解金。
相关文章
-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近段时间以来,不少热点城市推出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8月30日,深圳2022年第三批居住用地集中挂牌,将于9月28日挂牌成交。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第四批次居住用地初步计划于9月底或102025-07-06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当地时间3日,美股高开高走,三大指数均大幅收涨。截至收盘,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59%,标普500指数上涨1.56%,道指上涨1.28%。而近期美股表现抢眼的尚乘数科盘2025-07-06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 记者 | 席菁华迎峰度夏期间,为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一步规范电煤价格秩序。8月5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近日该局组织三个调查组分别赴山西、内蒙古、陕西开展调查,加强电煤2025-07-06
- “原来我们的进口樱桃基本上是从智利空运,现在为什么海运就能实现?都是因为数字化的功能。”在22日开幕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文在谈到提升供应链效率时表示,数2025-07-06
一场收购“豪赌”失败,私募大佬汪潮涌被强执5.5亿,公司账上只剩800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宋婕 陈锋 北京报道去年底因失联被卷入舆论风暴的百亿私募大佬汪潮涌汪超涌),再次成为资本圈关注的对象。近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汪潮涌及其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