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莫德纳公司的CEO,说出一句让中国人愤怒的话

原标题 美国莫德纳公司的美国莫德CEO,说出一句让中国人愤怒的司的O说话
今年2月,英国《每日邮报》曾在一篇报道中宣称,出句美国知名疫苗企业莫德纳在2016年为研究癌症问题而申请了专利的让中一段基因序列中,有一小部分基因片段与新冠病毒基因片段中的国人一小部分是相同的。该报道还引述称,愤怒莫德纳专利中与新冠病毒相同的美国莫德那一小段基因片段,是司的O说很难在自然界中自然演化出现的。
虽然这篇报道当时没有直接得出任何结论,出句但此事很快就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让中关注。
不过,国人在2月下旬时,愤怒美国莫德纳公司的美国莫德CEO曾出面回应过此事。只不过他当时说出的司的O说一番话,恐怕会让很多中国人感到极为恶心。出句
首先,耿直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整个事件的经过。
在今年2月21日的时候,7名来自意大利、印度、瑞士和美国的学者在一个名叫《Frontier》(“前沿”)的学术期刊的“病毒学”分刊上,刊登了一篇学术论文。
这篇论文主要讲的是,7名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影响新冠病毒传染能力的突刺蛋白的基因序列中,有一小部分基因片段与美国莫德纳公司拥有专利的一个基因序列中的部分片段,是相同的。
再具体点说,莫德纳公司曾在2016年时,为其用于癌症研究工作的一个基于人类MSH3基因改造而来的基因,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US9587003B2”。但上文提及的7名外国学者发现,“US9587003B2”的基因序列中有19个核苷酸序列,与新冠病毒突刺蛋白的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的基因序列中的19个核苷酸序列,是一致的。
更让这些学者觉得他们的研究意义重大的是,他们通过对比国际上公开的基因数据库并使用生物统计学的公式计算后,发现这19个核苷酸序列是不太可能通过“自然演化”的方式出现在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中的,因为这个概率仅为30万亿分之一。
不过,这篇论文并没有得出任何结论,仅认为这个发现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而后来引起美国乃至中国媒体关注的那篇英国《每日邮报》在2月23日发布的报道,其实是报道了这个学术论文的内容,并打出了一个相当吸引人的标题“科学家宣称新冠病毒含有的很小一段基因序列,与莫德纳公司在疫情暴发3年前申请专利的一段基因序列吻合”。
但《每日邮报》也没有在报道中直接得出任何结论,而是采访了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其中有的人表示这个研究虽然有意思,但可能只是一个巧合,说明不了新冠病毒是不是来自于实验室合成,因为相似的基因片段太小了;还有的人认为这个研究并不细致,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查与核验。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邮报》在其报道的最后部分,却突然把话题转移到了中国武汉病毒所的身上,将此前西方一些阴谋论者炒作的新冠病毒来自武汉病毒所的那套谣言,又重新写了一番——包括这家英国小报自己在今年2月10日抛出的一个新谣言,说什么新冠病毒与上海某生物公司实验室里的南极洲冻土样本有关联。
总之,虽然2月21日的学术论文和2与23日《每日邮报》的报道都没有直接得出什么结论,但这个“新冠病毒的基因片段与莫德纳2016年申请专利的基因片段有一小部分相符,而且相符部分不太可能来自自然演化”的信息,还是很快在国外的学术圈以及西方的舆论场上先引起了一轮关注。
其中,在国外的社交网络、一些科普网站以及《Frontier》期刊的那篇论文的评论区里,不少相同学术背景的专业人士就在探讨这篇论文的发现和争议。有人就指出该论文中提及的那19个核苷酸序列,其实在自然界不少物种身上也有,怀疑论文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广泛对比全部的基因数据库。还有人认为论文得出的新冠病毒通过自然演化而携带上那19个核苷酸序列的可能性为30万分之一的计算公式有问题。
在媒体层面,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对此事的报道则最值得关注。因为福克斯的一名新闻主播,在2月24日的一档节目中专门询问了美国莫德纳公司的CEO斯特凡内·班塞尔(Stéphane Bancel)对此事的看法。
当时,班塞尔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突然笑了一下,然后回答说莫德纳的科学家正在研究2月21日那篇论文中提出的相关数据以判断论文中提出的说法是否准确。
但接下来班塞尔说的话,恐怕会让很多中国网民感到费解乃至愤怒。
他说:“就像我说的那样,新冠病毒可能通过实验室事故泄露的假说是有可能的,你知道,人是会犯错的。所以,中国武汉的实验室有没有可能在对病毒进行增强和基因改造实验时出现事故,导致实验室有人感染进而感染了这个人亲戚和朋友呢?这是有可能的。”
尽管班塞尔在回答中会提到武汉病毒所,是因为福克斯的新闻主播在提问时说了一句“我们都在想办法搞清楚新冠病毒的来源,是不是来自武汉的一个实验室”,但身为美国乃至国际知名的一个大企业的负责人,他说出的这番话显然是极度不负责任的,不仅在传播一个被主流科学家早已多次驳斥的恶毒谣言,更是在诽谤中伤中国的科学家!
最后,在过去这两天,中国的网络空间也开始注意到了2月23日英国《每日邮报》的那篇报道以及2月21日《Frontier》期刊上的那篇论文。由于在过去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网民一直在忍受着西方对中国在病毒来源问题上的恶毒抹黑和污蔑,这些报道和论文中提出的疑点,也瞬间点燃了中国网络上的情绪。
在3月24日这天,中国网民对此事的关注还直接把“莫德纳”这个话题顶上了中国微博平台的“热搜榜”。
所以,耿直哥此刻想问莫德纳的CEO班塞尔一句:这都一个月过去了,你们的科学家到底有没有搞清楚2月21日那篇论文中提到的事情啊?还有,你什么时候为你不负责任的言论,向我们武汉病毒所的科学家道歉啊?
相关文章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汪友若上周初,A股市场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房企支持政策出台和海外通胀预期改善等因素影响下延续反弹,但后半周受债市波动等因素拖累有所回落。2025-07-06
- 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1日公布了美军“航行自由行动”2021财政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美军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间,累计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所谓“航行自由行动”37次,其中与中国相关最多,2025-07-06
-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程实工银国际资深经济学家 张弘顼“COVID-19 will reshape our world. We don’t yet know when the2025-07-06
- 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钉钉的一小步或许将成为日后国内协同办公软件的一大步。借助品牌升级,钉钉日前宣布将初步探索商业化。尽管钉钉总裁叶军表示,商业化还只是“温和推进,没有强烈的主动销售”,但带给整个行2025-07-06
- 金融支持房地产暖风频吹,国有大行们纷纷行动,密集与多家优质房企达成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等多家房企获得了百亿到千亿不等的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11月21日,中国人2025-07-06
- 来源:央视财经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发言人近日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召回超过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原因是存在起火风险。记者昨天4月2日)从大众中国公司获悉,此次召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