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万亿专项债未来半年发完:聚焦基建,撬动社会投资

近期国内疫情多发,发完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聚焦基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撬动作为稳增长重要工具,投资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尤其是专项债专项债券正加速发行,一季度已经发行约1.3万亿元,半年进度快于往年,发完剩余的聚焦基建2.35万亿元也将在9月底完成发行,以扩大有效投资,撬动助推经济平稳运行。投资
2.35万亿元专项债预计半年内发完
根据统计的专项债数据,2022年一季度,半年全国共计发行新增专项债12981亿元,发完约占提前批额度(1.46万亿元)的89%,占全年发行计划的36%,为历史上发行进度最快的年份。
这符合市场预期。由于今年经济稳字当头,其中稳投资将发挥关键作用,作为政府拉动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的专项债,早在去年各地就做好项目储备,财政部也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都为今年一季度提前发债奠定基础。
随着近期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稳增长被政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3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额度,今年下达的额度(3.65万亿元)9月底前发行完毕。根据这一要求,剩余约2.3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将在半年内完成发行。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占到全年发行计划的36%,平均每月发行进度为12%。如果延续一季度平滑发行的节奏,二三季度完成剩余64%的发行计划难度不大。3月29日召开的国常会已经部署抓紧下达年内剩余专项债额度,较往年提早一个月,有力保障后续专项债加快发行。
“专项债作为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可以有效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专项债密集发行,有效保障项目资金加快到位,将推动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高瑞东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吉富星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专项债发行前置、发行节奏显著提速,随着各地项目大面积开工,二、三季度继续发行完剩余额度的目标预计能较好实现。
吉富星认为,大规模、高频发行专项债需要各地加强项目储备和各项准备工作,也得考虑疫情反复冲击,导致部分地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不如预期,还需要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的协调配合。
“专项债密集发行有助于拉动有效投资,尤其是助力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吉富星说。
受益于专项债发行提速、重大项目开工增多等因素,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比2021年全年加快7.7个百分点。
撬动社会投资
根据光大证券统计,今年一季度专项债资金用于基建比重达到66%,高于2021年全年的59%。基建领域中,投向最多的依然是市政产业园区,其次为交通运输,投向农林水利、生态环保、冷链物流的专项债比重明显提升。
前述国常会要求,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在重点用于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基础上,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等项目。
高瑞东表示,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基础教育、养老托幼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服务于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诉求。其中,公园、景区属于公共设施管理业,被计入基建投资。今年一季度专项债资金投向中已有部分项目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但目前来看,交通、市政产业园区、农林水利、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仍是重点领域。
吉富星表示,专项债券重点用于九大方向基础设施上,可以适当用于有一定收益、当地迫切需求的公共服务领域,譬如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领域项目。
他解释,专项债投向可以大致分为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或公共服务两大部分。由于统计口径差异,有些机构较关注基建占比,实际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边界可能并不泾渭分明。总体上,专项债投向二者时,都要求是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均强调“补短板”、形成实物工作量,最终都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稳投资、稳增长。
对于基础设施投资庞大资金需求而言,仅靠专项债资金“独木难支”,当前仍需要进一步发挥专项债资金撬动社会投资的作用。上述国常会也要求,用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发挥专项债“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民营企业投资。
吉富星建议,加强专项债项目策划、挖掘收益来源、强化项目收益平衡,重点用好用足专项债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政策,放大杠杆。同时,在合理确定资产、收益和风险边界基础上,鼓励探索政府专项债与市场化融资、民间投资有机结合模式,撬动更多民间投资。
他建议,还可以考虑加强区域规划和投融资统筹工作,专项债侧重于产业园区、新基建等领域的“补短板”,与民间投资形成互补、公益效应,强化范围经济和良性互动。
高瑞东建议,加快基建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的发行,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他表示,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截至2021年底,共11个REITs试点项目发行上市,涵盖产业园区、高速公路、污水处理、仓储物流、垃圾焚烧发电等重点领域,发行规模在364亿元左右,其中,用于新增投资的净回笼资金160亿元左右,带动新项目总投资1900多亿元,对应杠杆在4~5倍。今年如果公募REITs的体量扩容至1000亿元以上,考虑到杠杆效应,相较去年,贡献的增量资金可以达到2500亿元以上。
相关文章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商报A股市场目前股价最贵的是,股价不足2000元。A股并非没有高价股,后复权后的贵州茅台股价早已破万。本栏认为,高价股不应该总惧怕股价2025-07-06
- 编辑/宋钰婷11月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多个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处获悉,郑州港区富士康iDPBG事业群今日已经启动招工预报名。小时工价30元/时,入职不满7天离职者,按照同工同酬薪资发放。而公司为了鼓2025-07-06
被追讨4.8亿!麦趣尔再爆大股东陷债务纠纷,前三季度巨亏超3亿
图片来源:图虫“不合格牛奶”事件尚未过半年,002719.SZ)又爆出了大股东债务纠纷。11月6日晚,麦趣尔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获悉控股股东新疆麦趣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麦趣尔集团”)被60092025-07-06- 《财圈社》2022年11月7日,以“智能网联赋能汽车品牌全球化”为主题的“第五届全球汽车发展趋势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4.2馆正式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支持,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2025-07-06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01024)“买入”评级,基于电商强势表现,上调2022年收入预测2.3%至928.17亿元人民币下同),目标价由75港元上调至78港元。报告中称,在具挑战性环境下,快手仍以强2025-07-06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年内基金净值波动加大,前三季度有18只开放式基金非货基)亏损超40%,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此前被誉为“避险神器”的基金定投也失灵了,不少投资人的定投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