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计量评估师职业成新风口 专家建议出台细分领域计量标准

本报记者 李 正
随着我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进程,碳汇台细碳汇计量评估师这一新兴职业受到了众多企业及碳市场交易成员的计量家建广泛关注。一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评估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双碳”政策持续落地,师职该职业的业成议出域计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近日,新风包括、口专等在内的分领多家A股上市公司均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公司正积极开展或筹划布局碳汇(主要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标总量或能力)业务,对碳汇计量评估师的碳汇台细需求很大。
2022年6月份,计量家建人社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信息,评估其中包括碳汇计量评估师,师职是业成议出域计指运用碳计量方法学,从事森林、新风草原等生态系统碳汇计量、审核、评估的人员。目前,该岗位人才正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培养的重点。
例如,岳阳林纸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对于相关人才的积累主要以内部培养为主,社会招聘为辅,暂时未涉及校招或与培训机构开展定向人才输送等合作。
据悉,岳阳林纸已成立双碳与能源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生态碳汇能力建设和节能减碳各项工作,将持续精进森林碳汇、海洋碳汇、农田碳汇、草地碳汇等方法学的全域开发合作模式探索。此外,公司年内已签署6份碳汇开发合同。由此可见,公司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
谈及公司对于碳汇计量评估师人才的积累问题,美利云方面表示,公司将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进行相关人才储备,以支持公司开展碳汇业务。
碳汇计量评估师这一职业是一个重要的“传动齿轮”,东高科技首席策略研究员陈宇恒表示,重点领域为草原、森林、风电、光伏等,尤其对于森林经营主体而言,碳汇或成为林产品、生态旅游之后的第三大增收来源。
陈宇恒进一步表示,碳汇计量评估师职业的发展是一个新风口。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加快“双碳”人才培养方向,各大高校均在积极探索如何加快相关人才培养,以及如何丰富培养人才理论框架。
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律师万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降碳需求较大的能源相关行业,提供固碳、减碳技术的碳技术服务公司、碳监测、碳核查单位等,都可能增加企业对碳汇计量评估师的人员需求。
2021年4月份,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启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修订工作,首次提出“碳汇计量评估师”职业概念,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要求下涌现出的绿色职业。随后,在2022年6月份,人社部正式向社会公示“碳汇计量评估师”的职业信息。
万美提醒,该职业对于相关人才的专业背景、技术知识储备均有一定基础要求,如果仅通过短期培训即发证上岗,可能导致后续实际操作中评估质量问题。
目前提供碳汇计量评估师相应培训和发证的主要机构是中国节能协会,另有一些咨询公司可提供相关培训业务。万美介绍,“同时,目前国家正在推动制定碳监测、碳核查、碳计量等相关标准,这将有利于相关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规可循。”
陈宇恒补充,由于不同领域所应用到的方法学有所不同,可以细分该领域资格证,比如将行业细分为森林碳汇计量评估师、风电碳汇计量评估师、光伏碳汇计量评估师等,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不同细分领域的计量标准,从而使这一新兴职业有更加完善的发展环境和相关配套措施。
相关文章
汽车行业共议“缺芯、贵电”破局之道 推动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智能化竞争需开放共赢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2022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上半场转向“智能化”下半场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大跨步发展的一年。“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就要做汽车强国。”日前,工业2025-07-06- 记者/骆轶琪在2023年初市场依然谨慎的行情下,手机供应链也难见出货量显著反转。不过资本市场近几天的反应似乎显示出:向好的预期正在生成。即便是头部芯片设计厂商韦尔股份、卓胜微近期陆续发布业绩下滑预估,2025-07-06
- 即使在裁员、削减奖金、利用机器人大军取代大批员工之后,华尔街仍在为未来几个月更高的成本做准备——尤其是那些与薪酬挂钩的成本。美国最大的六家银行今年预计将在薪酬和人事支出上合计支出1830亿美元,将总成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杜恒峰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近日,众兴菌业SZ002772,股价8.18元,市值33.33亿元)公告,2021年5月6日公司认购了1亿“2025-07-06
- 11月22日,中字头股票盘中异动爆发。截至当日收盘,300374)20cm涨停,601800)、000151)、中国海城002116)、600050)涨停,601068)、601618)、6011862025-07-06
- 日前,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发布《关于“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推荐授奖项目”的公示》。由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规2025-07-06
最新评论